如何從錄取學校中挑選適合自己的大學

序言 l 入學條件 l 美國教育體制 l 尋找適合自己的學校 l 時間與流程 l 申請應備文件 l 申請後續與出國準備

選擇一個好大學是每個人一生中的大事,畢竟這個學校的名字會跟著你一輩子,故不能不謹慎。

開始選擇學校之前,應先對自己情況做些分析。把你的興趣和目標列出來,不管是輕鬆的,像釣魚啦,或是嚴肅的,譬如說立志發明治療愛滋病的解藥啦,都可以列出來。在你尋找適合自己的學校時,這些都應該一併列入考慮。用這個單子來幫忙你尋找與篩選出最佳的學校來。一旦你縮小了選擇範圍之後,事情就更容易了。 你可以開始向這些你有興趣的學校要資料,並仔細研讀這些資料。問問自己會不會願意到這個學校讀四年書,並住在那兒那麼久。可能你不太相信,不過住的部分的考慮要來得重要多,但大部分的學生都忽略了這一點。一般大學新鮮人最重視的10個選校考慮因素依次為:學術名聲、畢業生出路、學校規模大小、財務支援、學費、畢業生升研宄所比例、學校在社會參與中的名聲、離家遠近、特殊教育計劃、親友期許等。

以下是一些選校時必須考慮的因素:

    • 地點-有人喜歡大都會,有人喜愛寧靜的大學城,雖然你的學校屬於哪一種並不直接影響你的教育,但若能有個較快活的課外生活,不管怎麼說總是比較理想的。
    • 氣候-有些人住在常下雨的地方,譬如Oregon會特別感到抑悶,有人對冰天雪地恨之入骨,別搞不清楚狀況就跑去讀書。要忍受不喜歡的天氣達數年,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喲。
    • 學校大小-這一點很重要。你所就讀的學校大小影響你的大學經驗甚鉅。一般而言,超過一萬人的大學校有較多的活動、較充裕的設備、較多的學生...反正什麼都多就是了。大學校可以選擇的科系也通常比較齊全完整,萬一要轉系的話麻煩比較少。但大學校的缺點是得自己多照顧自己,別指望學校會關心你。小學校(一般是指四千人以下)就不同了。因為學生少,所以每個人得到的照顧會比較多。在小學校和教授之間的關係也會比大學校親密些。
    • 朋友-到了新學校就應該多交些新朋友,別老是和高中死黨搞在一塊兒。況且,人是會隨著時間變的。你和從前的好朋友分別上了不同的大學以後,可能兩個人都變得和從前大不相同,這是正常而且自然的,不需要感傷、難過。
    • 男女朋友的考慮-若是兩人太近太黏的話,會影響交新朋友的機會。一點距離應該不會太傷,但是若是兩人相距太遠的話,要維持不變的話恐怕就得費點力氣了。
    • 住的考量-有些學校提供學生宿舍,有些則完全不提供,任憑學生自行在外租賃。還有些學校不准學生在外租賃,各種情況不一而足。如果你對住的方式與品質很在意的話,最好早點兒弄清楚,免得影響學習情緒。
    • 開銷-父母能不能供得起你想唸的學校,是個很重要的問題。一般公立學校一年的學費只要$3,111,私立學校卻高達$13,644,差距甚大。為了負擔昂貴的學費,你可能必須要打工賺錢,或借錢讀書的準備。最好事前和父母討論清楚,免得到時措手不及。
    • 距離-到離家太遠的學校上學,交通費可能會高達數千元一年,不容忽視。千萬別為了省錢,認為自己一到假期都可以忍著不回家,留守冷清的校園。尤其新鮮人的生活如雲霄飛車,非常需要家人的精神支援,實在不宜長期滯校不歸。
    • 電腦設備-大學的電腦設備應該要比你家裡或高中所使用的好很多。有些學校把電腦設備算在你的學費帳單中,在你入學時學校就送你一台電腦。有些學校在宿舍中裝設電腦插座,隨插隨用。還有些學校在宿舍的公共區域提供電腦設備,個別宿舍房間內則沒有。有些學校提供網上課程,學生即使足不出戶也能上網學習。你最好了解一下你想唸的學校在這些方面提供的服務,因為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    • 課外活動-如果你熱愛踢足球,那麼最好先探聽一下學校足球隊的水平是否令你滿意。若你對參加學生自治組織有高度熱忱,那麼你也該先了解它在校園中的影響力。每個學校所提供課外活動的種類與質量都各異其趣,你最好小心評估。
    • 圖書館-如果你選擇某個學校,而拾另一個學校,只因為前者圖書館擁有較多藏書的話,並不見得會是個明智的選擇。在這樣一個資訊流通的時代,學校圖書館的藏書量並不是十分重要的,因為很多書都可以跨校調閱,十分方便。何況現在Internet如此盛行行,在網路上找資料輕而易舉。所以不必太強調學校圖書館藏書量的重要性。